■记者 向莎莎
在今年2月初的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新任省长李鸿忠再次重申:将“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光电产业品牌,着力培育激光产业群等十大特色高新技术。武汉拥有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这一产业的发展自然备受瞩目。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武汉加快对激光产业的重组,中间经历可谓一波三折,对其仍充满变数的下一步,中间暗藏的玄机还有多少?
重组一波三折
2007年1月13日,武汉光谷三大激光企业——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和团结激光正式签订并购重组协议,欲打造国内最大的“激光航母”,这一武汉历史上最大的激光产业重组,以2007年11月28日华工团结激光技术公司挂牌成立,华工科技和团结激光的“联姻”落下帷幕。历时将近一年的重组,给武汉激光产业乃至全国的激光产业带来了一阵动乱,期间扑朔迷离分分合合的事迹也像一部情节一波三折的电视剧一样紧紧吊着行业内外人士的胃口。近几年来,光谷激光产业可圈可点之处确实也不少——
2002年,省、市政府及东湖高新区就有意让三家企业重组,实现整体上市。但当时国内激光产业格局不明朗,企业间的重组意愿也不强烈。两次整合谈判均无果而终。
2006年5月重新启动重组谈判,主要出现了来自于外界的威胁。曾名不见经传的深圳大族激光2004年上市融资后,发展迅猛,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制造企业,2005年公司产值已达5亿元。
2006年12月1日,武汉市发改委透露:位处武汉“中国光谷”的华工激光、楚天激光和光谷激光,将重组为一家企业,明年2月挂牌,产值有望冲到12亿元。
2007年1月13日中午,华工科技、楚天激光、团结激光这三家“中国光谷”重点激光企业正式签订并购重组协议。
当月底,武汉光谷出现第二波激光企业重组潮,以经营中小功率激光机为主的众泰激光为首的8家中小激光企业共同出资5000万元,组建乐博公司。
2007年10月31日,华工科技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中止该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同时宣布以自有资金,启动对团结激光的重组。
2007年11月15日,华工科技召开董事会,决定向银行申请总额不超过8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由此实质性启动对武汉团结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即"团结激光")的重组。
2007年11月28日,华工团结激光技术公司挂牌。至此,光谷激光产业重组暂告一段落。
所谓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武汉光谷激光产业“三巨头”在经历了“同城纷争”的鏖战之后,终于开始坐在一起,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虽然与当初“三合一”的设想有些差距,但华工科技与团结激光两大激光产业的合作仍然给动荡中的光谷激光产业注入了一支强心针,也给一直关心重组之事的人士些许安慰。
说到重组的可能性,“三巨头”还颇有渊源,他们算是同出一宗,三家企业最核心的技术力量同来自于湖北武汉高校——华中科技大学,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楚天激光孙文、团结激光陈海兵均毕业于此。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28日,2000年6月8日公司发行的3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华中地区第一家由高校产业重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华工科技的造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良好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华工科技总经理马新强介绍指出,由于华工科技是华中理工大学几家校属的优秀校办企业经重组而成,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一大批懂技术又经过市场历练擅长经营的人才。
与华工科技的胚子先天优良颇为不同的是,团结激光的辉煌完全由一帮青年教师的热血谱成。1994年,年仅28岁的陈海兵离开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与6位志趣相投的科技人员一起,开始涉足激光行业。由最初的资产300万元、年销售额仅15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到如今拥有资产6000万元、年销售额近3亿元的企业。
楚天激光则算得上是湖北早期民营企业一个不小的骄傲。1985年,刚满30岁的孙文邀了4个同事集体“下海”,创办了楚天光电子公司,开始白手打天下。从成立时仅有5人的作坊式民营小企业,发展成激光企业的佼佼者,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集团。至今“长江二桥”这几个大字还不时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们昭示着楚天激光在行业内外不可忽视的力量。
武汉光谷激光的科研技术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的,但是却没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这一方面与相应的市场空间有关,另一方面则由于激光企业力量分散,造成互相的恶性竞争,滞后整体发展。
对此,湖北激光学会副秘书长许德胜直言:“武汉激光产业大而不强”。近年来激光技术应用范围得到很大扩展,国内整个行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深圳大族激光这匹“黑马”从1996年11月成立以来,在不到8年的时间里,公司就从一家注册资本543万元的小型民企成长为注册资本达到8001.6万元的股份公司,销售总值跃居全国首位。2002年,公司主导产品激光打标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1.96%,销售量连年保持55%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年产值已达5.5亿元,更有消息称深圳市政府还有计划将大族激光打造成产值上100亿元的企业。一直以来,自以为难有人望其项背的武汉激光产业一下乱了阵脚。可以说“外敌”的侵入促使了光谷激光产业的重组或者加快了光谷激光产业重组的步伐。
说起光谷激光产业重组的构想,政府无疑在其间发挥了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使“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政府不惜扮演苦口婆心的慈父角色,但“兄弟们”似乎并不买老父亲的帐,各有各的打算,致使2002年就提出的重组事宜一再搁浅,直至2007年底才在愈炒愈热的光谷舞台上再次登台。
重组的具体方案是以华工激光的母公司——华工科技定向增发扩股,楚天激光和光谷激光以资产注入方式认购股份,进而成为华工科技的股东,最终实现合三为一。重组预计在2007年2月份完成,到那时产值将达到12亿,成为激光产业名副其实的“航母”。蓝图是美好的,而2007年2月的光谷激光静悄悄。
华工科技却在2007年10月31日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中止该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同时宣布以自有资金,启动对团结激光的重组。华工科技对媒体的说法是:由于楚天激光2007年利润未达到预期目标,业绩有所下滑,财政方面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放弃重组楚天激光。而另一种说法却截然相反,楚天激光内部很多人士对与华工科技重组一直心存顾虑,认为双方在发展战略上存在分歧,且自身实力并不逊于华工科技,因此要价较高,从而令华工科技望而却步。双方在宣布重组变故之后对外都一致的保持沉默,表示不愿对此多说。即使在面对华工科技对楚天激光财政问题的言论时,楚天激光总经理孙文也采取了缄默的姿态,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双方讳莫如深的态度,让个中缘由也成为一个无法揭开的谜底。
华工科技利用2000万元自有资金收购团结激光持有的上海团结普瑞玛8.07%股权之后,又出资7980万元,与武汉法利莱、团结激光、武汉光谷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有限责任公司。不过在陡生变数之后的重组显得有点驾轻就熟,从华工科技决定以自有资金对团结激光进行重组到华工科技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揭牌仪式,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来不及追究重组的变数,过尽千帆之后才出现的团结和气局面,不由得让人舒了口气,中国最大的激光产业企业实体和最大的现代激光产业群概念呼之欲出。重组之后,团结激光将依靠华工科技的上市基础,加强自身的融资能力;华工科技则通过定向增发获得团结激光的核心技术,加上华工科技雄厚的国家资本和国内最优秀的人力技术力量,业内人士普遍看好。
“最大激光企业”的身旁
在光谷三大激光企业的身旁,无疑闪落着众多属于中小激光领域的生产商,民营激光的身影在这里层出不穷。位于光谷大道上的众泰激光产业园才迁址不久,在辽远的天空下,唯一的四层建筑与周围开阔的置地相比难免显得有点单薄。
众泰以一台小小的刻章机起家,做到现在以激光机、打标机为主产品的年产值达5千万的民营激光企业。自认为尚属小企业的众泰,还在不断寻求壮大发展之路。去年1月13日,在武汉最大的三家激光企业签订战略重组协议的同时,众泰激光总经理付俊联合武汉博莱及凌云光电等6家武汉中小激光企业在1月底成立武汉激光·光电子行业联盟,并试图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新公司———武汉乐博。希望以此壮大中小激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一条“小小联合、定向研发、单品做强、抱团共进”的发展之路,在武汉百余家激光小企业中脱颖而出。现在乐博已经注册,并有十余家小企业签约加入联盟,政府亦大力支持乐博联盟的发展,准备批给乐博公司位于东湖开发区大约1000亩地作为乐博联盟的产业基地,逐步实现联盟的运营。对于联盟对象的选择,众泰表示加盟企业资产要达到1000万,并且专长项目是联盟需要的。如果企业资产没有达到1000万,但拥有特别的技术闪光点,也是联盟欢迎的吸纳对象。
众泰激光负责市场宣传和策划的陈经理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生产的激光设备所应用的领域及相关成品。众泰激光主要研制中小功率的激光产品,其技术现已涉及到广告装饰、工艺礼品、服装皮革、金属制品等行业。激光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小到耳环等小饰品上的激光雕刻花纹,大到用作国宾礼品的激光雕刻产品,处处可见经过激光设备处理的例子。尤其是激光对水晶工艺品上三维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有关众泰欲坐“江城激光第四交椅”的传闻,陈经理笑言媒体有些言过其实,自身发展还没有达到那一步。他强调,众泰运行现已走入正轨,虽然没有媒体报道的产值过亿,但发展稳定,每年的产值也在上升。在全国设有4个办事处以及多家经销商,其产品出口比例占到整个产量的1/3。公司将成立乐博职业培训学校,为激光行业输入更多专业性人才,计划明年正式开始招生。
据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激光分会对全行业激光产品销售统计结果显示表明:2006年中国激光产品市场(不含全息制品)的销售总额已突破50亿元大关,达到56.3267亿元,同比增长了40.4%。2007年中国激光产品市场销售总额超过60亿元。
据保守估计,中国现有100多个面向企业服务的激光加工工作站,150多家激光设备生产企业,并涌现16家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厂家。武汉楚天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激光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光谷激光集团公司、武汉电信器件股份公司、武汉光迅科技股份公司、武汉华工正源电子股份公司等均是过亿元的企业。
在乐博正式投入运营之后,陈经理预言,武汉中小激光产业的整体生产成本下降,研发能力上升,市场规模扩大,技术成本也有优势,年产值将有望达到10亿。
对于“最大激光企业”从深圳易主武汉这一事实,政府是希望通过重组将其做成武汉的“名片产业”,但企业自身也打着自己的利益算盘,这在另一重组集团——乐博的联盟过程中同样再所难免。
光谷激光产业的重组离不开国内激光业黑马——大族激光。可以说政府倡导激光产业重组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大族激光近几年来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威胁到武汉激光产业国内的龙头地位。大族激光发展快速缘于大族地处深圳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巨大,产业集中,并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武汉激光则重点在研发领域,本地应用市场并不大,产品要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具有超前意识和冒险精神,这是华工科技这样的国企所不具备的。作为对手的大族激光的存在,对武汉激光产业在应用领域以及产业开拓领域具有借鉴意义,也为武汉激光产业寻求创新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外部动力。
(编辑:于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