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进入这个行业已经6年多的张乐奎来说,3D打印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他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商业化的快速成型设备,进入国内市场是在2000年左右,主要是以工业应用为主,目前在国内市场上,3D打印概念炒作得非常火热,但是对于应用成熟的工业设计行业来说,这门技术已经不是新概念了。所以,国内市场购买3D打印机的主要客户群体还是集中在工业客户上,如商业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电子消费品、教育、文创、医疗、制鞋、家电等等行业。
三、3D打印技术“尚不成熟”
3D打印到底需要哪些技术的支撑?在上海悦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良看来,信息技术、精密机械、材料科学是快速成型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
要想打印出何种形状的物品,首先要有先进的软件及数字化工具,设计出该物品的三维数字模型,并根据模型能够自动分析出打印程序。在《十二生肖》中的神奇的三维扫描手套现实中还不能做到。但是相对于数据模型的建立,精密机械技术更为关键,3D打印以“每层叠加”为加工方式,这对打印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一旦有一层出现问题,整个产品就会变形。
但张国良认为,材料才是困扰3D打印的最头疼问题。据介绍,用于3D打印的原材料较为特殊,必须能够液化、丝化、粉末化,打印后又能重新结合起来,材料工艺要求极高。目前,这些材料都由快速成型厂家直接提供,尚未实现第三方供应材料的模式。而对于一些小型的面向个人的3D打印机,已经出现了可以通用的材料,但是范围也非常的小,量也不是很大。
张乐奎介绍,快速成型材料基本上可以分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两大类,高分子材料如光敏树脂、ABS、PC、尼龙粉、石膏粉、蜡等,是目前主流的快速成型材料。金属材料受快速成型工艺的局限及材料本身的限制,应用并不广泛;未来,金属材料可能会在应用中体现它的优势,可能会有更多的金属加工工艺及金属材料出现。但他表示,目前整个材料的成本还是非常高。比如,即使打印一个一次性纸杯大小的产品,整个耗材价格可能也要100到200元,一般老百姓也“玩不起”。因此,从成本角度看,也难以替代规模经济生产方式下的产品。
四、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点远”
伴随着3D概念的热炒,网上3D打印机的销售也风生水起。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一些小型个人桌面式3D打印设备开始在网上“叫卖”,价格3000元至10000元不等,但成交量却寥寥无几,而这也与沪上主要经销商的市场销售数据一致。专门做德国EOS快速成型设备的悦瑞电子,去年销售2000多万元,但基本是每套几百万元的工业用大型设备。福斐科技去年销售的200多套设备中,也没有个人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