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机载激光测试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直是能量不足以驱动激光器达到致命的水平。正因为如此,近二十年来,机载激光测试平台计划一直是一项昂贵的差一点就达到目标的计划。四年前,机载激光测试平台从在开发系统降级到在研究计划。这样做的原因完全在于能量供应的问题。即使机载激光测试平台表现十分完美,它也没有足够使其可以从安全距离外(敌方火力之外)打击导弹的能量。机载激光测试平台需要现有水平二十倍的能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这个将问题在一段时间后才能解决。
十年前作战激光器的研发人员表现的更加乐观。八年前,作战激光器的制造商认为这些武器仅仅在几年后就可投入战场。为达此目标,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Grumman)成立一个新部门专门发展和制造战斗激光器。九年前的两次成功测试导致了这种乐观想法的产生。一次测试中,一件固态激光器击落了一枚迫击炮弹。另一次测试中,一件更强大的化学激光器击中了导弹类的目标。这两次测试都没有致使任何可以使用的激光武器出现,战斗激光器仍然是“未来武器”。它们存在主要问题在于可靠性和弹药(产生激光的能量)。
固态激光器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而20世纪70年代,化学激光器首次出现。化学激光器具有一定的优势,它利用化学反应发出兆瓦级的能量,可以产生足以穿透数百公里以外的处于升空状态的弹道导弹弹体的激光束。这种化学反应首先利用雾化的液态过氧化氢、氢氧化钾和氯气,形成离子形态的氧化物,这种物质被称为单键δ氧化物。接下来,这种物质与碘分子气体迅速混合,形成碘离子气体。然后,碘离子气体迅速回到静止状态,同时,释放出适当频率的光子脉冲,从而产生激光束。这些光子由反射镜引导,打击其他激光器正跟踪和指示的目标。
机载激光器重六吨左右。它可以搭载在C-130H“超级大力神”运输机上,产生足以从15千米之外打击空中或地面目标的强大激光。这种激光器安装在运输机机鼻下的瞄准炮塔内。激光束对于人眼来说,是不可见的。产生激光所用的化学物质以高速混合,生成热量、钾盐、水和氧气等无害副产品。搭载在更大的飞机(搭载机载激光测试平台的波音747飞机)上的类似激光器本来应该能够打掉飞行中的弹道导弹。但是,机载激光测试平台从来没有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
激光武器系统使用电能,而越来越多的美国军舰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主要是因为电能为舰船提供动力,就像操作激光武器系统这样的武器那样。因此一艘采用电力系统驱动(推进)的军舰可以支持激光武器系统以较低的成本(每次的成本仅为几美元)对多目标进行打击。按照现在的标准,这是相当便宜的弹药。20毫米的炮弹方阵每枚成本不足30美元,但为了攻击一个目标你必须开火上百次甚至更多。20毫米加农炮正在被RIM-116滚体导弹所取代该导弹(射程为7.5公里)比20mm加农炮射程(两公里)更长,但每枚的成本接近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