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创天:开创“中国牌晶体”保障深紫外激光领先世界

OFweek激光网 中字

  ——陈创天,材料科学专家。1937年2月18日生于浙江奉化斗门头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8年始,担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1990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创天主要从事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研究和发展,1976年提出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合作发现了β-BaB2O4(BBO)、LiB3O5(LBO)、KBe2BO3F2(KBBF)和K2Al2B2O7(KABO)等非线性光学晶体。与他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Nd:YVO4激光6倍频谐波光和Ti:Sapphire激光5倍频谐波光输出。

  研究领域

  陈创天院士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光电功能晶体是光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利用光电功能晶体能对光波进行频率、偏振、幅度等调控,被称为“光学半导体”。这类晶体在信息、激光高技术、医疗、国防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陈创天院士在光电功能晶体材料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晶体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2. 功能晶体材料的分子设计;3. 新型非线性光学和电-光材料探索与生长;4. 晶体光学性能测试与器件设计研究;5.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应用。

  科研项目

  1.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2010)“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的研究”,课题负责人。

  2.“深紫外全固激光源前沿装备自主研制工程”重大专项项目(2006-2009),首席科学家。

  学术成就

  陈创天院士提出的“晶体非线性光学效应的阴离子基团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很高评价,已被国内外的同领域科学家逐渐接受并成功地用于指导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探索研究。他领导的研究组和合作者一起相继发明了被誉为“中国牌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晶体BBO、LBO。

  2007年,他的研究组和合作者一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Ti:Sapphire激光的4倍频、5倍频输出(200nm-170.0nm)和Nd:YVO4激光的6倍频输出(177.3nm),并获得14mW的平均功率输出。Nd:YVO4激光的6倍频光源已成功的应用于超高分辨率光电子能谱仪,并首次直接观察到超导体在超导态时的超导能隙,引起国际上很大反响。另外,这一相干光源还将推动193nm光刻技术、纳米级微机械加工的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