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国内外激光产业可谓热闹非凡,在刚刚结束的2013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上,国内外3D打印专家、企业高管分别对3D打印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在激光器项目上国内科研单位也获得重大突破。如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二五”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紫外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深紫外激光器及人工晶体关键技术”等课题相继突破技术瓶颈。随着国内外经济逐渐好转,以及各地政府对激光产业的推动,中国激光产业也上演了一幕“三国演义”。最后OFweek激光网编辑为你一一细说这些行业热点。
一、中国激光产业上演“三国演义”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激光技术,是20世纪能够与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激光技术走过了50年的快速发展路程,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从高端的光纤到常见的条形码扫描仪,每年和激光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可是高达上万亿美元!2011年,全国激光产业总产值约1100亿元。其中,激光设备销售收入约300亿元,产业链下游的激光加工服务业约350亿元,激光制品约450亿元。
我国激光加工产业可以分为四个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四个产业带侧重点不同,珠三角以中小功率激光加工机为主,长三角以大功率激光切割焊接设备为主,环渤海以大功率激光熔覆和全固态激光为主,以武汉为首的华中地区则覆盖了大、中、小激光加工设备。这四大产业带中,以华中地区尤其是武汉最具代表性,中国“光谷”的称号便是有力的证明。武汉地区可以说见证了中国激光加工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整个历程,是中国激光产业发展的缩影。
作为中国激光技术的发源地、先行者、排头兵,武汉汇聚了大批激光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研究成果,但在激光业的产值上,武汉激光业先后被广东、江浙和环渤海地区超越。用“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这句俗语来形容湖北激光产业,再恰当不过。
“成为下一个千亿产业,激光业有很大的潜力”。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去年曾对湖北激光业的发展有过深入的调研,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我省激光业在经历了萌芽、突破性、规模化发展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进阶发展阶段,只要打通全产业链的发展链条,激光业将有望实现千亿产业的大跨越。”
赵晓勇提供给记者的一份《关于推动湖北千亿元激光产业建设的建议》的调研报告显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武汉地区规模以上(产值1000万以上)激光企业仅26家,其中包括,产值规模过亿元以上企业7家、5亿以上企业3家、10亿以上企业2家、15亿以上企业1家;在全国规模以上激光企业数量占比25%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要数规模最大的具有校办背景的华工科技和以光纤激光器起家成长性最快的武汉锐科。同时,该地区激光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占比40%左右,全国第一。
然而,截至2011年约150亿元产值的湖北,却远远落后于国内相关省份,处于“抱着技术、却饿肚子”的尴尬境地: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地区激光设备产值虽然仅35亿元,但激光加工及激光制品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在激光应用领域排在全国第一位。不仅如此,在单个企业的比拼上,深圳大族激光一家以民用激光为主营方向企业,2011年的营收总额就超过36亿元(2012年营收43.3亿),远远超过湖北相关激光企业的营收。以下,小编将为您简要介绍在中国激光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大族激光、华工科技、武汉锐科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关系。
详细请点击: 中国激光产业上演“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