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科技一周汇:激光带来的是“奶酪”还是“子弹”

OFweek激光网 中字

  然而,传统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的谐波转换效率受到电子束团能散的限制,一般很难直接从商用外种子激光推进到X射线波段。科研人员提出的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新原理(Cooled-HGHG),采用具有横向梯度磁场的波荡器,将相对论电子的横向和纵向运动进行精确耦合,把电子束局部能散进行有效控制压缩,原理上克服了电子束能散的限制,从而大大提升了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的高次谐波转换效率。该新机制为全相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建设奠定了相关理论基础,并为相对论电子束的精确操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在粒子加速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详情:中国科学院提出全新的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运行机制

  6、量子通信技术超越美国

  量子通信因其超高速、超远距离传输以及绝对保密等优势,近二十年来迅速成为国际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而中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可谓相当积极。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寿泰近日在出席“2012国际光纤通信论坛”时,详细介绍了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进展。

  在技术研究方面,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等研究人员将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引入量子通信网络中,研发出了一种兼容经典激光通信的“星地量子通信系统”。该系统最终能实现使用一套光学收发系统和跟踪瞄准系统,从而在星地之间同时进行量子通信和经典激光通信。据悉,“星地量子通信系统”已于2011年5月申请专利。

  而此前上海交大也在不断尝试,利用平流层平台进行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的研究。2011年8月,上海交大詹黎教授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光信号长距离超光速的传输。而这一专利成果随后也被收录进国际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此外王寿泰特别提到,中科院潘建伟院士是量子通信的领军人物。前几日获登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的“量子隐形传送突破100公里”学术论文,就是由潘建伟团队研究并发表。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百公里量级量子隐形传态与纠缠分发,《自然》称该项研究“有望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里程碑”。

  在试验网方面,2012年2月17日,中科大、安徽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与合肥市合作的城域量子通信实验示范网建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成功实现了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目标,合肥市因此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

  详情:中国量子通信技术超越美国:可兼容激光通信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