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三大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一,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中国光谷)已经形成国内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球首台71英寸LCOS激光显示器、世界“红光NVD高清视盘机”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
10月14日,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标准化与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外专家共同为武汉·光谷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纵论“话语权”。
他们结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分别就欧盟技术法规、国际标准、消除贸易壁垒、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化战略等问题,旁征博引,互动解答,为到场的科研部门和高新企业的代表提出了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与会代表们表示,必须掌握国际“话语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光谷标准”对自主创新的贡献率。
近几年,武汉·光谷围绕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节能、高端装备制造、软件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单位实行政府奖励资助政策。目前,建立“光谷标准”,掌握高新产业“话语权”,开始成为创新驱动的制高点。今年6月,武汉·光谷全面启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争在激光加工、光纤材料、生物制药领域创制3到4项国际标准。7月,武汉·光谷的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首批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一、自主创新看光谷
不断加快创新驱动,使得以光谷为核心的武汉东湖高新区总收入年年迈上新台阶。
“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7月21日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展示中心考察时的讲话
■“光谷,光剩骨头”、“光谷,光着屁股”。10多年前,不少人这样调侃新生的武汉·中国光谷。如今,光谷已和黄鹤楼、长江大桥一样,成为武汉的标志。
■光谷地理上并无“谷”,而是1991年成立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01年,光谷成为中国第一个光电信息产业基地;2006年,光谷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六大高新区之一;2009年,继中关村之后,光谷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
■自主创新是光谷的灵魂。从原始面积仅2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武汉经济的腾飞之翼、中国科技产业的追“光”之谷,光谷有着怎样的创新魅力呢?8月上旬,记者来到“火炉”武汉,走进了光谷。
1、创新成果·全球首创
仅2012年,光谷就申请专利10529件,平均每天29件,其中很多都是“全球首创”
光谷正华银兴影城,银幕上正放映着成龙自导自演的《十二生肖》。当看到影片中文物窃贼用高科技手段打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赝品,替代真品偷走了铜首时,蔡道生会心地笑了。
蔡道生是光谷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电影中窃贼的手段他太熟悉了:3D打印技术。他所在的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该项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主打产品技术性能指标与国际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