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激光为什么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人物篇

OFweek激光网 中字

  2009年5月,陈燚去了德国慕尼黑展会。在展会上,陈燚遇见了IPG公司创始人Valentin先生,他是激光器领域中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陈燚就光纤激光器应用于激光切割作了很详细的交流。回国之后,陈燚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要将光纤激光器应用于切割,但当陈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国内很多同行和专家并不看好,他表示从光纤激光器的性能来讲,并不适合用来做激光切割,认为陈燚不会成功。尽管困难重重,内外部的压力很大,陈燚对光纤激光器能用于切割还是有很大的信心。于是,陈燚成立了光纤激光切割机研发小组,致力于光纤激光切割应用开发。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困难,2KW的光纤激光器用于切割,就连0.5mm不锈钢都切不了。凭着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使命感,经历约半年时间夜以继日地研发攻关,最终陈燚成功地把大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研制出来并推向市场。

  在2010年和2011年,大族激光刚推出该产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货难求了,客户蜂拥而至,基本上是排队提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很多专家和同行还是不看好,因为他认为该产品目前技术不成熟,实际应用中将会出现很多问题,认为大族激光也一定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陈燚深知,光纤激光器技术集成度高,还不是很成熟,但它的耗能是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三分之一,效率是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两到三倍,用户的投资回报率很高,能真正给客户带来效益,创造出二氧化碳激光切割机两到三倍的价值,陈燚深信它能被用户所接受。2011年,大族激光在市场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时的不入流上升到国内第一位,但直到2012年,光纤激光切割机才真正地为广大集成商及专家所接受。从那时候起,陈燚开始对激光切割机的各个细节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产品的四化建设: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逐步实施全员质量管理,逐步完善大族激光的产品,引领了全球大功率激光切割技术向光纤激光转变,开创了激光加工的新时代。

  光学专家王大珩和王之江分别担任公司科技顾问和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2000年10月,中国光学泰斗王大珩院士莅临大族激光参观指导,受聘大族激光科技顾问。

  王大珩,男,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研制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60年,世界上激光技术问世,事隔一年,中国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王大珩领导的长春光机所,他在解决晶体与氙灯的结构设计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为了促进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上海光机所,并由他兼任第一任所长。

  多年来,由他领导创建的长春光机所已成为中国应用光学研究与光学仪器研制的摇篮,先后组建、援建了西安、上海、安徽和成都等四个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中国形成了四个光学基地的格局。通过研制大量中国发展高新技术配套的光学仪器任务,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光学技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在应用光学与光学工程的研究水平上可跻身于世界之林的队伍,使中国应用光学、光学机械及光电技术和光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10月,中科院院士王之江正式出任大族激光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

  王之江: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专长于光学设计、成像和像质评价、光学仪器、光学信息处理、激光器和激光物理与激光应用。他在光学设计与光学仪器方面发展了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理论,发表有高水平专著,完成了一批光学系统设计,有多种属世界先进水平。在激光科学技术方面:在激光发明一年后,中国第一台激光器在他领导下完成,并在技术和原理上有所创新。七十年代,他领导完成的高能量高亮度钕玻璃激光系统至今仍是这类器件的最高水平,其中解决的一系列理论及工艺问题,对我国激光科学技术起到了开拓作用。八十年代又领导成功建成我国第一台拉曼自由电子激光器,并领导国家重大项目激光同位素分离的研究任务,建成大型激光-光学链系统。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