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贝林激光 中字

前言

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1961年我国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50多年来,由于激光具有単色性好、方向性强、相干性好及亮度高等优异性能,激光技术与应用发展迅猛。而其中全固态激光器因体积小、寿命长、结构紧凑、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成为激光技术最具发展前途的研究领域之一。

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级激光器之一,固体紫外激光器基于其所具有的各种性能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由于其脉宽窄、多波长、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及材料吸收好等特点,并且紫外激光波长为355nm,属于冷光源,可以被材料较好的吸收,对材料的破坏也是最小的,能做到常规CO2 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无法做到的精细微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

固体紫外激光器出光原理

激光器必须具备以上三个部分,工作物质、泵浦源和光学谐振腔,用固体激光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工作物质在泵浦源的作用下发生粒子数反转分布,成为激活物质,从而有光的放大作用,放大的光一部分反馈回来参加激励,谐振腔产生振荡,满足一定条件后即可产生激光。

1、工作物质:激光器的核心,只有能实现能级跃迁的物质才能作为激光器的工作物质。

2、泵浦源:它的作用是给工作物质以能量,将原子由低能级激发到高能级的外界能量。通常可以有光能源、热能源、电能源、化学能源等。

3、光学谐振腔:使工作物质的受激辐射连续进行;不断给光子加速;限制激光输出的方向。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应用及发展

3D打印及增才制造:在计算计控制下的紫外线激光以预定零件各分层截面的轮廓为轨迹对液态光敏树脂逐点、逐层进行扫描,使被扫描的树脂薄层产生光聚合反应而固化成型 。3D打印行业近两年内飞速发展,SLA制造工艺更加完善,越来越成熟化的打印流程对紫外激光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贝林激光为3D打印及增材制造应用特别推出0.5-3W风冷紫外激光器(LP105),此款激光器单脉冲能量>5μJ@100kHz,重复频率30-100kHz,脉宽<70ns@100kHz,光束质量高(M2<1.3),光斑圆度>90%,这些严格的参数要求能够完美解决在固化过程中硬度不够,色泽差异等一系列问题,且风冷的制冷方式使激光器体积更小更容易集成3D打印的整体光路。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Lp105

精细打标:紫外激光波长为355nm,属于冷光源,可以被材料较好的吸收,且对材料的破坏性小,广泛地运用于塑料、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表面精细打标。伴随日益增长的工业化需求,飞行打标的应用更加普及,功率的需求因而也在增长。3-5W功率范围可选的贝林激光器LP106系列,采用新的倍频模组温控设计,功率输出更加稳定并且脉宽<15ns@30khz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打标材料。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Lp106

材料切割:随着紫外激光器功率提升,切割领域运用也更加广泛,适用于覆盖膜、PCB板、薄片金属以及硅晶圆等材料。相较于传统的CNC切割,激光拥有独到的灵活加工各种曲线及小角度切割,效率更高,加工产品的良率也能得以提升。以PCB板为例,材料包层为铜铝金属,使用7W以及10W两种不同功率紫外激光器处理,将PCB板切断开,断面边缘整齐,无锯齿现象。两款加工效果都符合标准,10W功率加工时效率更高,更符合生产制造的需求,同时也代表在未来的切割应用中高功率的紫外激光设备会越来越受欢迎。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7W正面效果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7W背面效果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10W正面效果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10W背面效果

紫外激光器的发展趋势

355nm 一种从“冷”到“热”的激光

Marble UV-15

作为当前主流的工业级激光器之一,固体紫外激光器也在不断的成长,从实验室里的第一束紫外光到客户手中成品的激光设备,激光性能更加优越稳定,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佳,效率更高。传统模式的激光器一般分为电器与光学两个独立的板块,软件及控制部分集合在电控箱内部,光学则独立在激光腔体内部,使用上会存在连接线的不便利,空间上也会占用设备更多的位置。

未来的工业化产品只会朝着便捷,集成的方向前进,激光器也是一样,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电路与光路的集成,功率更高,稳定性更佳,因而高功率一体化机型成为必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在激光器国产化的今天,贝林激光高功率15W固体紫外一体机,引领风潮,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