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慕尼黑光博会上,创鑫激光展现了从产品到战略的全面升维,并完成了工业市场的三驾马车布局。站在更高的起点后,创鑫激光的征程锁定“企业强国”路线,意图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并与中国“第一学府”达成合作:其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共建的“激光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这一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创鑫激光摆脱了过去在工业市场单兵作战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了“升维战略”中的科技含量,双方强强联合为全球激光市场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拓展可能。同时,联合研究中心也为创鑫市场化的三驾马车加装了先进制造的引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
01 创鑫激光战略升维:从一枝独秀到三驾马车
2020年在中国激光加工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创鑫激光率先在行业掀起万瓦风暴,一句“国产万瓦看创鑫”的口号响彻全国。后续在2021年推出高功率高亮度的万瓦级三合一解决方案,再到今年年初率先推出被称为“切割功率天花板”的6万瓦激光器,创鑫激光在万瓦赛道上一路狂飙,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国产化做出重大贡献。
盛世如梦,衰落似箭,创鑫激光深谙此道。随着切割市场深度红海化,以及一些集成商对“6万瓦已到功率天花板”的判断,作为万瓦红利的最大受益企业之一,创鑫激光已凭借前瞻性目光做出了多元化的市场布局。
针对光源本身,创鑫激光紧扣光纤激光器在高功率及高亮度之外的另一大发展趋势——小型化/轻量化,推动光纤激光器产品的缩骨瘦身,如新款1500W-3000W激光器体积同比缩小64%-72%,重量减轻60%以上,20kW单模块光纤激光器体积减小50%,60kW多模光纤激光器体积减小59%。
除此之外,创鑫激光正积极创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巩固未来多元化业务“护城河”:提前布局了小型化工具类市场及新兴细分应用市场。目前这两个板块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中,主打1000W以下风冷手持激光焊机的桓日激光推出了全球最小最轻激光手持焊产品,为用户在便携性、一体化及综合性价比方面提供更具竞争力的选择。宝辰鑫激光则通过深挖细分行业需求,开发出与之匹配的定制化产品,目前已成为国内某头部动力电池厂的核心光源供应商。
02 联合研究中心为创鑫补齐科研短板
尽管在市场化运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纯民营的背景也让创鑫激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踏足更加高精尖的科研、先进制造领域。
然而,凭借务实笃行的发展态度,创鑫激光最终还是吸引到中国最高学术界的视线。其与清华大学机械系共建“激光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将为创鑫激光带更多光学先进理论指引及激光前沿应用研究的补齐。
清华大学机械系是2012年12月由原机械工程系和原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中机械工程学科重新组建而成,被誉为“机械五虎”之首,其前身可追溯到1932年建立的机械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工科系之一 。
成立至今,清华大学机械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参与设计制造我国第一台大型2500吨水压机、我国第一座核试验反应堆、研制出国内第一台电子束焊机等。
近年来,清华大学机械系在大型液压机设计制造、快速成形、激光加工、碳纳米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招生宣传片
清华大学副校长郑力教授在揭牌仪式中表示,激光技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性技术和引领性技术。此次合作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产教协同创新的一次尝试,机械工程系将基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结合市场应用与工程实际,解决卡脖子问题,对中国激光先进制造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国家高质量发展以及制造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郑校长认为,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代表着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创鑫激光更紧密合作的开始,双方将在激光先进制造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入合作,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发挥双方优势,促进基础研究,解决重大工程问题,以产生自主可控的产业共性技术基础,为激光先进制造及智能制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在激光先进制造方面建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创新体系,促进成果共享和应用推广。
03 北方研发中心反哺创鑫,推动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
激光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成立后,创鑫激光还将启动建设北方研发中心。创鑫激光董事长兼总经理蒋峰表示:“北方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公司发展史一个里程碑,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最全的工业激光应用中心,成为激光领域产学研标杆。借助和清华大学合作的契机,公司要借助北研反哺整个创鑫,持续夯实自身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持续保持领先。”
在笔者看来,创鑫激光北方研发中心,将成为其依托自身在激光核心器件与工业应用方面的优势,聚合清华大学机械系在精密加工、先进制造等领域科研实力的高质量研发平台。极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加上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将为创鑫激光的市场化三驾马车加装先进制造的引擎,为之提供强劲发展动力。
此外,这一结合还将引领新一轮激光加工设备从通用型、粗放式往精密型、高端化方向发展,助力国产制造装备从“金属硬质刀具”向“激光数字刀具”转型,扭转高精尖设备由海外垄断的局面,着力打造激光应用创新“高地”,赋能中国激光先进制造,积极推动中国激光构建产业领域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