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并跑”到“领跑”,14年激光大厂创始人有何宏图大计?

OFweek激光网 中字

打造激光传感专家理念,跻身全球竞争行列

国内激光行业已经结束野蛮发展、进入深水期,谋求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向高端价值链攀登的时候,受到来自先行者和追赶者两方面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激光企业推动自主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国产替代成为共同选择。

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技术积累与创新已成为激光厂商脱颖而出的核心驱动力。近日,维科网·激光有幸采访亮源激光的创始人蔡震董事长,就行业的发展态势、企业的竞争优势及未来蓝图进行了深入探讨。

众所周知,以大能量巴条激光器封装的半导体激光器是激光传感领域的核心光源,亮源激光14年来始终深耕此领域,现已跻身行业前三。蔡震董事长强调,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的精度与匀化度,已与国际领先企业并驾齐驱,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转变,未来目标是“领跑”。亮源激光旨在国内领先,国际争先,明确其发展方向。

事实上,亮源激光并非一家急于求成的公司,而是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据蔡震表示,早期亮源激光由一位归国的恩耐激光博士与蔡震董事长共同创立,起初主要专注于半导体激光器件的研发,后逐步拓展至激光测距模组、机器视觉及激光雷达的光源模组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亮源激光近期推出了备受国际瞩目的微型905nm及1535nm测距模组。据相关数据机构统计,全球激光测距仪的总产量从2016年的375.38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700.49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0.96%。其中,中国是全球激光测距仪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市场规模达到了32.76亿元人民币。这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激光测距领域正向两大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伴随工业智能化及自动化产线的兴起,对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促使该技术在生产线上多用于精密质量检测、缺陷识别及尺寸测量,要求短距离内实现毫米级高精度;另一方面是服务于特种行业,特别是无人机等技术的推进,需实现超远距离测距以捕捉小至0.1米的目标痕迹,如3至5公里外的微小目标,乃至50甚至100公里的超远距离探测。此外,蔡震董事长还提到小型化亦是激光测距行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事实上,激光测距仪作为精密设备,在实验室常温环境下表现优异。然而,确保其在户外或恶劣环境中保持高精度及一致性生产极为关键。这涉及到应对材料应力释放、光学衰减及大气条件等多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关乎测距精度与准确性,更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与功能完整性,可能导致测距失败。

亮源激光又是如何保证这一点的呢?蔡震董事长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公司自主研发了罕见的独特工艺体系与装备。该体系确保了测距模组生产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光学调整的高精度与一致性,实现光轴准度与平行性的高度稳定。我们通过“接近10环”设计预留冗余,即便应力释放导致光斑偏移至八环或七环,仍能确保测距能力不降、设备无损,光斑波动控制在10环±2环内,保障户外长期使用的测距一致性与持久性。此外,我们还开发了先进的装调算法,采用自动批量标定装备,结合软件与算法,确保各标定点的精度与一致性,进一步巩固了产品的精准与可靠。

出海,已成为近几年来国内激光行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在国内厂商仍囿于价格战的行业困境下,激光设备的海外战事已然打响。据蔡震董事长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早有布局,七年前即开始出口欧美。

近年来,亮源激光专门成立了外贸部,并推出了海外独立品牌(亮点光电的海外品牌)。同时还建立了国际在线平台,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并在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推广,成效显著。

在线下方面,亮源激光积极参与国际光电展会,如美国西部光电展、新加坡光电展等,今年还将参展土耳其光电展,明年计划参加德国慕尼黑光电展及美国西部光电展,持续扩大全球影响力。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蔡震董事长表示,随着硬科技的日益成熟稳定,公司将着力于打造激光传感专家理念。首要方向是拓展激光测距全系列,覆盖全波长及1至100公里全距离范围,旨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代表中国力量。

其次,公司将面向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领域,推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多模态光源融合系统。该系统将整合现有激光技术、双目视觉及毫米波技术,形成多模态感知解决方案,为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企业提供先进服务。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