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亿营收!这一激光大厂净利同比增长21.17%

OFweek激光网 中字

4月11日晚,华工科技发布了2024年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华工科技全年营收117.09亿元,同比增长13.57%;归母净利润12.21亿元,同比增长21.17%。

image.png

报告期内,华工科技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聚焦“感知、联接、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聚焦新能源汽车、数字赋能两大赛道,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专精特新产品。

自成立以来,华工科技坚持“以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专注新技术、新市场、新领域深层探索,锚定新能源汽车与数字赋能两大赛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业务三大业务格局。

image.png

智能制造业务:报告期内, 华工科技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 9.45%。

在智能装备领域,华工科技围绕“单机智能化、产线自动化、工厂智慧化”产品体系,加大AI及智能化套料软件研发力度,自主研发的第五代三维五轴激光+AI智能切割装备,荣获“湖北精品”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重工装备制造车间优化运行生产管控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湖北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开发第二代轮胎模具在线式激光清洗智能装备,攻克了三维双头编程软件、门环拼 焊控制系统等10余款核心工业软件,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批量应用。在船舶制造、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等行业,自主研发了大幅面高功率激光坡口切割智能装备,推出全面喷码划线智能装备,优化升级了重型管材激光切割智能装备;首创基于迁移学习与知识复用的智能套料新方法,目前软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头部船厂的智能制造项目。

总体而言,华工科技去年新能源汽车、船舶等五大重点行业订单占比87%,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订单同比增长33%,船舶行业凭借全球首台喷码划线智能装备、超大幅面激光复合铣焊产线等创新产品,在头部船企实现批量应用,订单同比增长134%。

此外,华工科技国际业务持续突破,全自动铝合金电池托盘生产线批量出口欧盟,三维五轴激光装备、多头激光落料自动化产线、轮胎模具激光清洗智能装备等高端产品在海外市场取得较大增量,带动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

在激光微纳加工领域,依托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才智平台,面向半导体、3C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深度开发激光应用技术及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创新方案。开发“光灵”智能控制软件平台架构,搭建跨尺度复杂曲面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平台,完成三维五轴曲面振镜加工设备一代原理机开发。

半导体领域,围绕SIC第三代半导体,升级激光表切智能装备、激光隐切智能装备,打造全自动晶圆激光退火装备,实现量产验证及首台套销售;IC载板及陶瓷基板行业升级“自动化产线整体方案”;

脆材细分领域,第四代蓝宝石切割去除智能装备产品市场批量化应用,光刃X5Pro车载玻璃激光加工自动化产线成功推向海外市场;

3C电子领域,首推折叠屏手机细分应用专机“碳纤维精密切割智能装备”,其手机中框激光精密复合焊接、精密零部件智能装备、激光精密切割系列装备等实现订单较大增长;

新能源领域,推出碱性电解槽极板自动焊接装备、PEM电解槽关键组件加工装备及燃料电池双极板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华工科技还在行业龙头客户建立全国首台套碱槽自动化产线及燃料电池双极板智能工厂应用标杆,储能电池智能自动化产线在国际市场取得突破;

农机领域, 华工科技推出全天候智能除草机器人,实现行业突破。

在整体解决方案领域,重点突破核心信息化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软硬件融合能力。 实现数字孪生、机器视觉等核心单元技术突破,产品成功拓展到船舶、电力装备等行业。少人工厂/灯塔工厂加速落地。

联接业务:报告期内,华工科技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9.75亿元,同比增长23.75%。

在AIGC、云计算、5G-A、F5G-A行业应用等推动下,华工科技该业务全面向高端升级。在AI业务领域,公司具备200G、400G、800G全系列高速光模块批量交付能力,产品涵盖业界最新的全光源、全DSP、下一代先进可插拔解决方案。成功卡位头部互联网厂商资源池,华工科技还在最新一期LightCounting2023年全球光模块厂商排行榜单中蝉联TOP8。

华工科技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具备硅光芯片到模块的全自研设计能力;已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用于1.6T光模块的单波200G自研硅光芯片和多种1.6T光模块产品(DSP和LPO)方案。

在5G-A业务领域,行业率先发布50GSFP56系列灰光、彩光模块并实现批量交付,4G/5G基站应用光模块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份额;客户侧10G/100G/400G/800G传输类光模块全覆盖,800GZR/ZR+Pro相干光模块量产,并在关键客户群处完成送样。

在F5G-A业务领域,25GPONOLT和ONU产品实现批量交付,50GPONOLT产品光电关键技术突破,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围绕当前InP(磷化铟)、GaAs(砷化镓)化合物材料,积极布局硅基光电子、铌酸锂、量子点激光器等新型材料方向,自主研发并行光技术(CPO、LPO等),同时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在下一代1.6T、3.2T等更高速产品应用,同时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项目建设。

感知业务:报告期内,华工科技感知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40.95亿元,其中传感器业务营业收入36.68亿元,激光全息防伪业务营业收入4.27亿元。

华工科技围绕新能源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感知层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冷媒气体传感器、车载CO2气体传感器、MEMS MOX传感器、车载感知集成传感器、温度/温湿度变送器等战略新产品开发,新能源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销售占比超过60%。新能源汽车PTC热管理系统业务持续增长,覆盖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国产及合资品牌,在海外市场获得多个高端汽车品牌项目订单;传感器向汽车、光伏储能领域转型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一系列新项目定点及新项目量产,光伏储能传感器上线智能制造平台柔性自动化产线,在行业头部企业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压力传感器基本实现陶瓷压力范围全覆盖,在小型化、大量程方向不断拓展,2024年新品开发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6%;传感器向汽车、光伏储能领域转型取得重大突破,取得一系列新项目定点及新项目量产,光伏储能传感器上线智能制造平台柔性自动化产线,在行业头部企业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压力传感器基本实现陶瓷压力范围全覆盖,在小型化、大量程方向不断拓展,2024年新品开发数量同比增长超过66%。

感知业务泰国工厂于2024年8月建成投产,海外业务同比增长超过30%,BSH、AI、HIGHLYMARELLI、VESTEL、ARCELIK、SAMSUNG等海外大客户销售规模均有较大增长;PTC加热器海外项目定点实现“0”突破。

同日,华工科技也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9亿元~4.4亿元,同比增长34.54%~51.79%;基本每股收益0.39元~0.44元。

image.png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所聚焦赛道的市场主体业务大幅增长。其中,感知业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厂家对公司PTC加热组件、传感器的需求快速增长。智能制造业务受益于船舶行业设备更新及制造过程数字化升级,迎来加速发展期,公司的激光装备、智能产线订单增长较快。联接业务随着AI应用场景的丰富和落地,国内客户算力需求激增,应用于算力中心建设的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释放,公司数通业务快速增长。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