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功率、高亮度蓝色激光制造商NUBURU在财务表现与合规性上面临双重挑战,未来发展堪忧。
根据其年度业绩报告,NUBURU2024财年总收入为15.2万美元,较上年减少193.3万美元,主要归因于成本削减措施,包括员工休假等。尽管毛利润提升至205.3万美元,同比增加155.7万美元,但营业亏损扩大至1315.1万美元,净亏损更是达到3451.6万美元,主要受债务清偿损失影响。EBITDA指标进一步恶化至-3039.5万美元,反映利息支出和债务问题加剧。
在业务战略方面,NUBURU已从传统制造转向以技术许可和联合开发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尤其在国防工业领域发力。据了解,这一调整与其在近期遭遇止赎,专利组合因资产冻结丧失直接相关。目前,NUBURU的研发重点已从内部产品开发转向国防应用合作,例如在增材制造及定向能武器原型制造中的项目。
然而,当前NUBURU的财务状况却引发了监管风险。2025年5月,纽交所认定其不符合持续上市标准,因最近三个财年中,NUBURU持续遭受经营亏损和经营活动产生的负现金流,导致股东权益连续为负,审计机构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根据要求,公司需在2025年5月29日前提交合规计划,并需在2026年10月29日前重新达标,否则可能面临退市程序。
针对这一现状,NUBURU管理层表示,近期战略交易的完成将有助于恢复合规性,但相关交易仍需股东批准和监管审核,存在不确定性。资本管理方面,NUBURU通过多轮融资缓解流动性压力,包括2024年4月证券购买协议、8月可转换票据协议等。
此外,NUBURU于2024年7月23日进行的1:40反向股票分割旨在维持纽交所上市资格,其还与私募机构SFE Equity的合作协议提供了12个月运营资金,并推动治理结构重组。
NUBURU未来的战略将聚焦于国防科技与SaaS领域并购,通过分阶段收购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据相关消息显示,NUBURU现有3.09亿美元积压订单中80%来自国防客户,预计相关合作将贡献5000万美元以上年收入。但国防领域的长回款周期、技术认证壁垒及资源整合风险仍存挑战。
目前,NUBURU面临多重风险,持续亏损可能影响融资能力、专利冻结削弱技术壁垒、激进收购导致运营压力,以及与Coherent、IPG等知名激光巨头的市场竞争。管理层已确认流动性限制和未偿债务已对运营造成影响,包括员工休假和辞职。公司正在实施转型计划以稳定业务,其中包括达成新的融资协议和进行战略性收购。若转型计划未能有效执行,NUBURU或将陷入更严重的财务危机。能否在2026年合规截止日前通过战略重组实现扭亏为盈,将成为决定其存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