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仍处于复苏疲弱阶段,激光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也不小。一环扣一环,处于激光生态之内的企业高层也在为业绩回升难题思虑,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今年以来,国内外接续传出激光企业高层人事变动的消息,涉及创始人退场、管理层换血、技术专家高升等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5月14日,美国激光雷达上市公司Luminar宣布,公司董事会已任命Paul Ricci自2025年5月21日或前后起担任首席执行官。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依据《商业行为与道德守则》展开调查后,公司创始人Austin Russell辞去总裁、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主席职务,但仍继续留任董事会,就过渡和技术事宜,协助5月21日即将上任的新CEO。
值得注意的是该消息发布的时间节点——和公司一季度财报在同一天公布,但财报中并没有提及领导层的变动。目前,官方还没有更多透露有关Russell离职的更多细节,我们暂时无从得知是他个人原因离职还是背后有更多深意。
5月中旬,卡尔蔡司医疗Carl Zeiss Meditec AG 宣布,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Markus Weber 博士将于 2025 年 5 月 31 日正式卸任。据公司公告,Weber 博士是主动提出离职,监事会对此表示遗憾,并对他在任期间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
自2025年6月1日起,Maximilian Foerst将接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此前,他自2009年起担任蔡司大中华区负责人,领导该地区业务发展。该地区年营收约 20 亿欧元。除了蔡司四大业务部门的销售和服务公司,他目前还管理着 7 个生产基地、3 个创新中心、区域支持部门,以及分布在 30 多个地点的 7000 多名员工。在医疗技术领域,Foerst曾担任眼科战略业务部门的销售和市场总监以及激光产品管理负责人。
4月14日消息,英诺激光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公司因经营管理需要,由总经理ZHAO XIAOJIE先生提名并经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认为晏恒峰先生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任职条件,董事会同意聘任晏恒峰先生为副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晏恒峰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擅长精密光机电装备、激光应用技术、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专家库入库专家,承担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自2019年6月至今就职于英诺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英诺光伏设备(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根据公告,晏恒峰未持有公司股份,且与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
4月7日,奇致激光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彭国红女士、副总经理程辉先生及郝四新先生于4月2日辞职报告,即日起生效。此前在1月3日,奇致激光发布公告宣称,公司董事会于2024年12月31日收到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国红女士、董事张力明先生、董事王诗宇先生、监事刘璐女士多位高管递交的辞职报告。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或与当前医美类企业IPO审核趋严有关,上市通道关闭直接导致以彭国红为代表的创始团队失去资本兑现技术红利的空间,而新氧主导的“去医美化”转型又与其创业基因产生冲突,老决策层势必退场。据了解,奇致激光目前持有的23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和125项专利中,多数为彭国红时代积累的技术成果,这也意味着创始人的技术遗产与资本主导的新战略存在断裂风险。
4月消息,奥普光电副总经理张强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未安排其转任其他职务。奥普光电近期财报透露,其正逐步收缩非核心业务,集中资源发展光电探测、航空航天激光设备。有业内人士认为,奥普光电此举主要是精简管理层,这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决策效率。
3月28日,韩国知名显示器和半导体制造设备商AP Systems宣布,公司已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任命了新任首席执行官。新任首席执行官是一位设备专家,29年来一直领导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设备领域的设备开发和新技术的量产。他被评价为是领导下一代封装业务扩张的合适人选,例如公司已确定为新增长业务的HBM和玻璃基板/中介层,并能增强技术竞争力。
AP System方面表示,通过此次首席执行官的任命,我们将努力通过提高显示器等现有设备的效率来增强竞争力,也将利用AP System的先进技术(包括激光应用技术)开发创新设备,并通过这些技术在 HBM、OLED和玻璃基板/中介层等下一代封装市场以及功率半导体市场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3月5日,Laserline宣布任命Claus Narr为其第三任董事总经理,与公司创始人Christoph Ullmann和Volker Krause一起任职。Narr在Laserline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背景,将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在高功率二极管激光器及光束整形解决方案领域的竞争力。
2月3日,Lumentum宣布任命Michael Hurlston为新任CEO,原CEO Alan Lowe转任顾问。Hurlston曾在光通信企业Finisar担任CEO,拥有丰富的光通信行业经验。他的上任将加速Lumentum在AI数据中心光模块、3D传感等领域的布局,并推动公司更大规模的整合。
2月消息,京华激光两名副总经理相继离职——蒋建根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卸任、裴建强因个人健康原因辞职。公司表示,离职高管的工作已妥善交接,经营未受影响。但连续的人事变动仍引发市场对其管理稳定性的关注。
2025年1月,广东德益激光财务负责人戴红娟辞职,董事会提名蒋连连为新任董事。尽管未披露具体原因,但结合公司近年业绩波动,此次调整或为优化财务治理结构,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实际上,高层变动增多的形势早在2024年就已经出现相关迹象,而2025年俨然延续了上一年的严峻形势。
2024年10月,海目星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暨核心技术人员张松岭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发展现状及工作职责的重新划分,并结合相关人员任职履历、核心技术研发的参与情况等因素,公司新增认定陆明先生为核心技术人员,负责公司激光技术整合以及最新前沿技术研究。
2024年9月,知名激光巨头Coherent公司总裁Walter R. Bashaw II离职,获得了足额的遣散补偿。据委任书披露,Walter R. Bashaw II的总薪酬高达4525336 美元,其中575000美元作为工资获得,33498美元作为奖金获得,3868315美元作为股票获得,48523美元来自其他类型的补偿。
2024年9月,炬光科技发布公告,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兴胜及部分董事、管理人员(含外籍)主动提出降薪10%-30%不等,然而,这样的举动依然无法阻挡炬光科技在2024年净利润下降的颓势。根据炬光科技于4月26日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全年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10.49%;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下降293.17%。
整体来看,激光行业高层人事变动频繁这一现象折射出行业正面临技术迭代、市场转型及资本整合等多重挑战,同时,对企业高层进行重新调配也是激光企业自行调整未来战略方向的一次主动求变。不过,这场高层变动浪潮还需要警惕资本的过度干预,避免创始团队与资方的战略冲突给整个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不论是技术专家上位、为企业突破技术壁垒、强化技术卡位、抢占半导体封装和AI光模块等新兴领域,亦或者是管理层优化,平衡存量业务与增量市场的资源分配,都表明激光行业正在历经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激光企业高层变动后的未来究竟如何,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