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消息,锐科激光对外披露,将在泰国、韩国、德国、墨西哥设立办事处,分别覆盖东南亚、日韩、欧洲、北美四大重点市场。
事实上,在激光企业深度参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重构的浪潮下,除了锐科激光外还有不少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东南亚市场、作为其出海的战略要地。
为什么东南亚市场能够成为激光企业青睐的出海“圣地”?行业中有哪些企业都有相关的东南亚市场布局动作?
随着国内激光市场内卷程度不断加深,许多激光企业为了跳出国内的无序竞争、避免卷入价格战的厮杀,纷纷选择出海。而拥有6.8亿人口、年均GDP增速超5%的东南亚市场对工业升级需求较为迫切,这一缺口被许多激光企业发现。
早在2015年,波长光电就通过新加坡子公司与印度合作伙伴共同出资建立印度子公司,开展光学设备制造与销售等业务。
随后几年,激光企业或是设立分公司,或是搭建生产基地,涌入东南亚市场“蓝海”的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帝尔激光投资不超过1000万美金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帝尔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设立的研发和生产中心作为公司中国境外总部。
2023年,光库科技在泰国成立子公司,专注于激光光源模块等产品生产,并在年底拟募资用于生产基地建设,以快速响应海外客户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2024年6月,宏山激光的泰国制造基地正式开业,拥有占地 10000㎡的工厂,40个生产工位,年产能达 2000 台激光加工智能装备。
CTNT中为检验发布的《2024年中国激光器(全品类)出口综合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激光器及相关设备(海关HS编码854140)出口额达26.8亿美元,其中东南亚市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合计进口额为4.6亿美元,同比增长52%。
这些增长数据离不开当地政府对激光产业的支持以及东盟对中国激光企业的关税减免,深化落地RCEP。例如,越南政府将激光技术纳入国家战略级发展赛道,通过《至2030年创新与科技发展战略》《越南工业发展战略(2030至2045年阶段)》等政策,明确鼓励外资在电子工业集群投资高技术制造环节,并计划到2030年培育10万家数字技术企业。此外,据公开信息,越南光伏设备进口零关税更是推动了中国激光器市占率提升至68%。
2025年以来,又有不少激光企业在东南亚市场进行新布局:
2月14日,韩国激光设备制造商Hanbit Laser在越南河内正式启用激光应用中心,通过融合激光技术与自动化解决方案切入当地中低价位设备市场。针对东南亚新兴工业国家的市场需求,Hanbit Laser已完成专属产品线的开发,其价格竞争力与越南本土制造能力形成双重优势。
4月15日,华工激光越南北宁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正式开业,标志着华工激光已实现东南亚市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四位一体国际化部署。
4月23日消息,GW光惠激光在泰国工业区建立了服务网点,全面支持东南亚业务发展。
总体而言,相比前几年的“初步落地”,今年的落地动作更集中在售后服务层面,或许这也在印证着,中国激光企业在当地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当初选择的这块东南亚市场相对于激烈的国内市场而言,确实是一片“蓝海”。
目前,激光产业已从最初的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战略规划也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跃升,而中国激光产品出口也正在经历从“量变”转向“质变”的调整期。激光行业洗牌期才刚刚开始,出海目的地的战略抉择也是企业们比拼的一项,东南亚市场的“蛋糕”最终如何切分?时间会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