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期下嬗变!这家设备商又开始盈利了

OFweek激光网 中字

平衡降本与扩张,利元亨的“瘦身健体”战略是其摆脱危机、恢复盈利的关键!

过去那些年,以锂电池智造装备为主业的利元亨,凭借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扩产狂潮中分羹崛起,扶摇直上。而在近几年,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因产能过剩、利润空间收缩步入结构性调整的阵痛期,这家企业也随之走向底部修复阶段,在去年首次触及谷底。2024年,利元亨深陷亏损在笔者意料之中,但“否极泰来”同样在这家企业身上应验了。

image.png

“瘦身健体”初显成效!利元亨嬗变

新能源行业的凛冬,从2024年延续至2025年。锂电设备赛道在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夹击中举步维艰,利元亨却用一份净利润1282万元、经营性现金流1.18亿元的2025年一季报,划出一道陡峭的业绩反转线。

image.png

日前,从利元亨公布的2024年年报中,营收下降、净利润亏损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这家头部企业此前的困境。然而,仅仅三个月时间,利元亨便以一季度报亮眼的表现撕掉“失血者”的标签。

财报数据显示,利元亨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15亿元,同比微降6%;归母净利润为1282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2.69亿元转正为1.18亿元。财报中净利与现金流两项数据的急剧拉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利元亨控本降措施取得积极成效,项目周期缩短,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得到有效压缩,促进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公司严控资金支出,持续优化调整供应商付款方式,着力控本降费减少费用现金开支。

早在今年年初,董事长周俊雄就曾表示,从2023年下半年起,利元亨不断进行反思和革新,更加正视内因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果断放弃了过去的“求全主义”,坚定采取“瘦身健体”策略,从人员配置、资源管理、项目管控、流程优化、标准沉淀等各个方面进行结构化的切分及组织管理上的优化,确保每一步决策都有数据支撑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作为基础。

当同行仍在为市场份额鏖战时,利元亨在2024年选择将“刀刃向内”,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优质客户优质订单为导向,对外主动收缩规模,对内优化运营管理,与客户、金融机构等保持紧密沟通,严控资金和财务风险,虽然报告期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但经营质量筑底回升呈现向好趋势。

通过一系列组织管理优化战略的实施,利元亨基本面逐步恢复,并在2025年扭转局势。具体来看,当前利元亨优势板块业务复苏,公司消费锂电设备订单增长;运营效率本质提升,经人员、厂房等关键资源整合、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技术控本后,其人员效率有效提升,全年期间费用总额较上年减少24.85%;着力强化资金安全管理,通过优化授信结构、严控运营成本、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举措精准施策,全年实现经营现金净流入6872.40万元,扭转了此前持续净流出的局面,保障公司运营资金正常周转,用真金白银筑牢安全垫。

以“精准研发”策略破局,反哺毛利修复盈利能力

除了业绩回暖,利元亨财报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研发费用及公司业务方向的变动。

2024年,利元亨全年研发投入达3.36亿元,占比营收13.55%;2025年一季度,其延续“瘦身健体”战略,实施研发策略革新,通过优化研发立项管理,其在收窄研发费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12.26%的研发费用率。

在笔者看来,这看似削减投入强度的做法实则是利元亨的研发投入从“大水漫灌”转向“定向爆破”,将研发资源精准锚定高潜力赛道,以“精准研发”战略实现对毛利率的强力反哺,提升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在固态电池领域,利元亨完成了全固态电池量产整线工艺的研发设计,成功中标头部企业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项目,斩获头部车企批量涂布机订单。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如AGV/RGV)产品已应用于物流搬运、柔性生产线等场景,并具备高精度导航、多机协作及环境自适应能力。此外,利元亨还陆续中标智慧物流与智能仓储项目,在AI算力领域成功中标服务器新基地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大模型热潮下,AI 2.0时代大幕开启,全球机器人热度不断攀升,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的融合正将机器人推向更广阔的疆域。2025年宇树机器人春晚亮相、3月份全国两会首次将代表机器人的“具身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期一段深圳众擎机器人完成前空翻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评论区沸腾着“这一翻价值十亿”的调侃......据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发布的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相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市场,未来或将对社会产业变革和全球竞争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而新兴科技领域也正加速拓宽锂电池应用边界。其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对锂电池性能提出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倍率、高安全和长寿命等复合型要求。固态电池的应用有望解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续航焦虑”,对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商业化落地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相关机构预测,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用锂电池出货量将从2025年2.2GWh增长至2030年超100GWh,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由此可见,各大业务、终端行业之间相互协同,为利元亨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凭借自身在固态电池、钙钛矿、移动机器人、AI算力产线设备技术领先优势,依托强大的精密加工规模实力推进新业务产线交付及验收,激活自身发展新动能新曲线,相信不久后,利元亨便能实现新业态营收破局。

未来,利元亨还将积极探索固态电池、AI算力、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新机遇,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力求实现技术与产品双突破,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结   语

后锂电时代下的博弈,不再是盲目扩张,而是在产品、技术竞争力;不再是在红海血拼,而是在深水区筑墙。利元亨摆脱危机的战略措施或许隐喻着中国制造的下一程:告别野蛮生长,以技术密度与组织锐度,重塑生存逻辑。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