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债4254万!这家激光企业为何陷于债务纠纷?

OFweek激光网 中字

5月13日,*ST沐邦发布公告称,国金证券作为其保荐机构,对沐邦高科募集资金专用账户部分资金被司法划扣的事项进行了核查。经核查,本次募集资金账户被司法划扣资金 4254.54 万元,占募集资金余额比例较高,公司应积极通过自有资金或其他渠道筹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

这笔被司法强制扣划的资金主要是因为沐邦高科未结清与先导智能的6935万元设备款。沐邦高科曾于2025年3月5日支付给先导智能2667.8万元款项,但剩余设备款并未支付,因未完全执行调解内容,募集资金账户遭到了司法划扣。

追债4254万!这家激光企业为何陷于债务纠纷?

为何曾经的“光伏宠儿”会沦落至此?激光企业如何才能避免陷入诸如此类的债务纠纷?

事实上,本次债务纠纷在很早之前就存在隐藏于背后的“地雷”——沐邦高科的高溢价收购、多家相互抵账的交易方和异常交易订单。

2022年,沐邦高科以9.8亿元高溢价收购净资产仅1.7亿元的豪安能源,溢价率高达751%。虽然在收购之际,标的公司豪安能源承诺四年净利润超7亿元,但是在2024年该公司陷入亏损、触发9.8亿元业绩补偿条款。尽管公司通过计提补偿款将归母净利润亏损缩减至11.62亿元,但补偿款尚未实际收回,且原实控人张忠安通过参与定增耗资1.5亿元,在股价暴涨200%后套现离场。

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沐邦高科存在至少13家“既买又卖”、且相互抵账的交易方,其中多数为注册资本较小、参保人数为0-1人的小型贸易商。例如,一家名为“常州晨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贸易公司,注册资本仅200万元、历年参保人数0-1人,既是沐邦高科2023年的第一大客户,又是其2023年的第二大供应商。通过“抵账”的方式冲抵采购和销售款,最终该“第一大客户”抵账后只需支付区区几百万元。

另外,沐邦高科曾被交易所多次质疑其与一家参保仅5人的小微企业甘肃潮讯的交易真实性。甘肃潮讯曾签下占沐邦高科全年营收70%的订单,且该订单未收取任何预付款,合同金额在2.24亿元与2.4亿元间反复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该订单在发货9个月后以“行业不景气”为由全额退货,导致1.98亿元收入被冲销。截至沐邦高科3月1日披露,甘肃潮讯同意给予320万补偿款,目前沐邦高科仅收到200万元补偿款。

过去埋藏的“地雷”最终在2025年大爆发,今年以来沐邦高科股价加速下滑,累计跌幅74%,总市值仅有26亿元。5月6日,沐邦高科因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

聚焦到本次沐邦高科与先导智能的债务纠纷,这并不是沐邦高科第一次被司法划扣募集资金。此前在4月25日,沐邦高科曾因与无锡江松科技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依法立案执行,其募集资金账户资金被划扣7951.3372万元。

截至5月7日,沐邦高科募集资金账户资金累计被划扣1.22亿元,被冻结3488.16万元。而这一事件直接暴露沐邦高科的现金流濒临断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货币资金仅2.67亿元,但应付账款高达8.59亿元,短期偿债能力极弱。

回顾沐邦高科的重重历史可以发现,企业过去的资金状况和财务风险也会对未来有所“预警”。激光企业在选择客户及合作伙伴时,可以考虑提前调查清楚其订单款项结付能力及债务情况,避免款项被拖欠等情况导致的“应收账款之痛”。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2025年以来总计有263股被实施ST或*ST。有专业人士认为,2025年上市公司批量“戴帽”现象与退市新规的实施高度相关,“戴帽”上市公司数量激增,正是退市新规优胜劣汰的直接体现,这将倒逼企业加速提质。这或许可以成为激光企业今后对外签约合作等情况时考量企业资质的一个因素。

目前,全球能源行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阵痛期,多数企业还是面临着产能过剩与平均毛利率持续下探的残酷现实,不少企业还处于利润持续收缩的境地,选择靠谱的客户及合作伙伴未尝不是在艰难处境中避免卷入债务纠纷、为自身降低风险的一种智慧。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